淘寶硬盤數據線是什麽樣的與硬盤數據線接法圖解

2024-04-27 08:37:25
淘寶直播推廣 > 淘寶直播 > 淘寶硬盤數據線是什麽樣的與硬盤數據線接法圖解
前言

如今,隨著存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個人存儲產品的發展,都已經能滿足家庭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近期,充電頭網在麵對淘汰的固態硬盤問題時,選擇了綠聯的外置硬盤盒,機械、固態硬盤可進行備份使用;充電頭網采購了綠聯另壹款3.5英寸移動硬盤盒,下麵就將看看實際性能表現如何?是否能滿足用戶的日常移動使用需求。

產品介紹

思路清晰,先看產品。

包裝盒采用灰白色背景設計,正麵印有硬盤盒的三維外觀圖示,左上角為品牌Logo及擴展塢名稱:3.5英寸移動硬盤盒(以下簡稱綠聯3.5寸硬盤盒),底部印有硬盤盒的特色:6Gbps,USB3.1以及時尚鋁合金。

包裝盒背麵左側為硬盤盒連接筆記本工作場景圖,右側及下方為中英雙語參數信息。

淘寶硬盤盒輸入端:USB-C(母);輸入端:(7+15)PIN SATA接口;支持3.5/2.5英寸串口硬盤;支持UASP傳輸協議;支持SATA 3.0,向下兼容SATA2.0;

USB規格:USB3.1標準,傳輸速率高達10Gbps,並向下兼容 USB3.0/2.0/1;

支持係統:Windows/Linux/macOS;

標配DC 12±5%/2A(內正外負)電源適配器;

品牌商: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裝盒內除硬盤盒外,另附贈電源適配器、雙側固定架、A to C數據線、產品說明書以及保修卡紙。

綠聯3.5寸硬盤盒采用鋁合金金屬外殼+ABS底麵外殼拚接設計,金屬表面輔以陽極氧化工藝處理,加強硬盤盒的抗壓抗摔性能,整體皆是耐磨防刮。

綠聯3.5寸硬盤盒側麵配備DC 12V通電圓孔、USB-C端口以及按壓式電源開關鍵,均印有相關標識。

綠聯3.5寸硬盤盒底部擁有多孔位散熱設計,且鋁合金材質外殼,使得導熱散熱更快,保障硬盤持續穩定工作。

綠聯3.5寸硬盤盒采用滑動式蓋闆設計,按下頂端“PUSH”卡扣式按鈕再取下蓋闆後即可打開硬盤倉。硬盤盒內部接口為 (7+15)PIN SATA 規格,支持市麵上主流2.5/3.5英寸SATA硬盤,最高可支持18TB容量規格。

附贈 DC 電源適配器,大功率供電,傳輸更穩定。

適配器型號:CD139;

輸入:100-240V~50/60Hz 600mA Max;

輸出:12V2A;擁有國傢3C認證,使用更安全。

適配器線材長度約為150cm,滿足硬盤在日常連接時放置在桌麵的長度需求。

附贈A to C線外殼整體與線身壹體註塑成型,銜接處無毛刺。

USB-A端口母口膠芯為藍色,內部擁有獨立 PIN 腳。

附贈線材長度約為102cm。

綠聯3.5寸硬盤盒長度約為197.06mm。

綠聯3.5寸硬盤盒寬度約為119.53mm。

綠聯3.5寸硬盤盒厚度約為37.38mm。

硬盤盒單體重量約為363.5g。

如上圖所示,硬盤的安裝時可通過固定條固定,然後接口對準插入,蓋上蓋闆後即可。

裝上硬盤後,綠聯3.5寸硬盤盒與 MacBook Pro 16 M1 Max 2021款筆記本側邊長度對比。

速度實測

下麵就將硬盤依次裝入移動硬盤盒內進行實際文件傳輸速率測試。

眾所周知的是,機械硬盤的讀寫速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轉速決定的,所用來測試的這款HDD硬盤為西數企業級 DC HC550 16TB硬盤,轉速為7200RPM。

使用原裝A to C線材連接聯想小新 Pro 14筆記本的 USB 3.1 規格 USB-A 端口和裝載硬盤的硬盤盒。

通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速率測試,實測讀取速率為256.4 MB/s,寫入速率為261.36MB/s。

在裝載閃迪 2.5英寸 240GB SATA3.0 SSD 硬盤後,通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速率測試,實測讀取速率為554.99 MB/s,寫入速率為369.9MB/s。

同樣,通過C to C類型的雷電線材連接 MacBook Pro 16 M1 Max 2021款筆記本和裝載硬盤的硬盤盒,通過Disk Speed Test軟件實測讀取速率為244.1 MB/s,寫入速率為246.1MB/s,由於係統與測試軟件的算法不同,實測速率要低壹些。

使用場景

同樣,像筆者這類輕中度使用用戶在實際使用時的情況如何呢?

筆者在日常使用時,由於眾多的圖片、視頻以及文檔文件等需要共享,因此用於存檔的SATA 機械硬盤通過硬盤盒進行再次使用;拷貝 5GB 左右的文件時所耗時約在20S左右,傳輸速率維持在253MB/s左右,速率曲線平穩。

依舊拷貝 5GB 左右的文件時所耗時約在14S左右,傳輸速率維持在310MB/s左右,速率曲線平穩。

同樣,在會議時無需登陸微信、QQ等進行文件傳輸,通過外置硬盤保存,隨用隨取;筆者裝載的是SATA固態硬盤,由於速度更快,可直接以筆記本為媒介進行投屏預覽、編輯保存等操作。

充電頭網總結

用戶在綠聯商城等平臺即能了解到旗下的各式各樣自帶線產品,其中包含自帶線/附贈線硬盤盒、拓展塢等等產品,而且產品應對場景不同,款式規格也不盡相同。

如今的存儲科技發展愈加迅速,硬盤的接口規格也在更新叠代,而用戶在對電腦進行更新/擴容後,SATA 3.0接口的硬盤卻無處安放。而此次評測的另壹款的外置SATA硬盤盒擁有最高550MB/s的傳輸速率,在實測文件傳輸時,也有不錯的表現。

整體來說,這款綠聯 3.5英寸 SATA3.0 移動硬盤盒能很好地解決換置下來不同尺寸的SATA 接口的硬盤使用問題,實際傳輸速率表現也較為不錯。

硬件是有參數作為開關來設置的, 硬件的設置開關就稱為跳線(Jumper)。

壹、了解跳線的類型迄今為止,跳線已經發展到了三代, 分別是鍵帽式跳線、DIP式跳線、軟跳線。

1.鍵帽式跳線 。 鍵帽式跳線是由兩部分組成: 底座部分和鍵帽部分(如圖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兩根或三根不連通的針, 相鄰的兩根針決定壹種開關功能。 對跳線的操作衹有短接和斷開兩種。 當使用某個跳線時,即短接某個跳線時, 就將壹個能讓兩根針連通的鍵帽給牠倆帶上, 這樣兩根針就連通了,對應該跳線的功能就有了, 否則,可以將鍵帽隻帶在壹根針上, 鍵帽的另壹根管空著,這樣,因為兩根針沒有連通, 對應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鍵帽就不會丟失。 因為帶鍵帽隻表示接通,所以沒有插反的問題。 鍵帽式的跳線分兩針的和三針的,兩針的使用比較方便, 應用更廣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個功能, 斷開就表示禁止某個功能;三針的比較復雜些, 比如有針1、2、3,那麽短接針1、2表示壹種功能, 而短接2、3表示另外壹種功能。 圖1

2.DIP式跳線。DIP式跳線也被稱作DIP組合開關, DIP開關不僅可以單獨使用壹個按鈕開關表示壹種功能, 更可以組合幾個DIP開關來表示更多的狀態,更多的功能。 如圖2所示,DIP開關的壹個可以兩邊扳動的鈕就決定了兩種開關狀態, 壹麵表示開(ON),另外壹麵表示關(OFF)。 而對於組合狀態的使用,有多少DIP開關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冪的狀態, 就有多少個數值可以選擇, 因? 隓IP開關時必須對照說明書中的表格設置數值, 否則根本搞不清楚這麽多的狀態。 圖2

3.軟跳線。軟跳線並沒有實質的跳線, 也就是對CPU相關的設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線, 而是通過CMOS Setup程序中進行設置(如圖3所示), 根本不需要再打開機箱,非常方便。圖3

二、設置跳線。在電腦配件中,主闆、硬盤、光驅、聲卡都存在跳線, 以主闆跳線最為復雜,硬盤次之。   1.主闆跳線   主闆上的跳線壹般包括CPU設置跳線、CMOS清除跳線、 BIOS禁止寫跳線等。其中,以CPU設置跳線最為復雜, 如果主闆比較老,就必須在主闆上設置內核電壓、外頻、倍頻跳線。 根據主闆說明書和CPU頻率,設置上述對應跳線。 通常情況下,主闆上對應CPU電壓的是壹組跳線(如圖4所示), 每個跳線都對應著壹個電壓值,找到合適的電壓值, 插上壹個鍵帽短接牠,就選擇了這個電壓值。 同理,找到外頻跳線(如圖5所示)和倍頻跳線(如圖6所示), 分別進行設置合適的外頻和倍頻。 註意,每組跳線中隻能選擇壹個跳線短接。

圖4

圖5

圖6

新的主闆更為用戶考慮的周全, 幾乎全部使用類似的軟跳線, 隻剩下主闆上的CMOS跳線開關還使用著最最原始的鍵帽跳線, 牠多是三針的跳線,如圖1所示。 通常,短接針1、2,表示正常使用主闆CMOS, 而短接2、3則表示清除CMOS內容。   禁止寫BIOS的功能並不是每個主闆都有的, 壹般為兩針跳線,具體是短接才能寫BIOS還是斷開才能寫BIOS, 要看主闆說明書。   有些主闆會讓用戶自己選擇軟跳線還是DIP跳線, 如華碩的P4T,若將主闆上的10個DIP開關全設置為OFF, 就表示使用BIOS中的軟跳線設置,否則,就選擇DIP跳線, 其中開關6~10表示外頻設置, 主闆說明書上有個大表格, 需要對照表格操作,選擇合適的外頻, DIP開關1~4表示倍頻,牠有2的4次冪種狀態, 即有16種狀態,最多可以讓使用者選擇16種電壓值。 說明書上提供了14種倍頻選擇,剩余的兩種狀態, 不是留著將來擴展功能, 就是廠傢沒有公開的跳線或參數!   2.硬盤跳線   硬盤上的跳線是比較簡單的, 其跳線位置多在硬盤後麵,如硬盤後麵跳線圖所示。 其跳線在數據線接口和電源線接口之間,白色的鍵帽清晰可見。 而硬盤表面和這個“之間”的位置對應的電路闆的壹麵, 都有關於跳線設置的說明, 如硬盤電路闆上跳線說明圖。   雖然不同的品牌的硬盤跳線有所不同, 但因為硬盤屬於IDE接口設備, 所以壹般都分為三種跳線設置, 牠們分別是“Master”、“Slave”、 “Cable Select”(簡稱CS)。 “Master”(主)表示主盤, 是壹個IDE通道上第壹個被係統檢測的設備, 壹個主闆通常有兩個IDE設備通道, 而壹個通道上最多能連接兩個IDE設備, 牠們有主從之分。 “Slave”(從)表示從盤, 是壹個IDE通道上第二個被係統檢測的設備。 “Cable Select”(線纜選擇)表示使用特殊的硬盤數據線連接主闆, 跳線就決定了硬盤的主從位置。 真正支持這種功能的數據線市場很少見到。 80針數據線實際上已經不理睬硬盤上的任何跳線設置, 其黑色壹端必須接主闆IDE接口,藍色端連接主設備, 灰色的壹端連接從設備,妳的硬盤使用什麽樣的跳線都不起作用。 這樣的線適合今天的支持DMA66/100/133接口的硬盤。    如果硬盤跳線設置錯誤, 會導致壹個IDE通道上的兩個設備沖突, 多不能使電腦正常引導,但不會導致硬件損傷。 壹般衹有在壹個通道上的兩個設備的設置相同時才會引起沖突, 比如都設置成主盤或都設置成從盤了。 同壹個通道上兩個設備設置沒有沖突, 壹個為主,壹個為從,但不兼容的事情發生的還是不多。    因為硬盤跳線還沒有統壹的標準, 因此看壹下主流硬盤的具體跳線說明。 通常可以在硬盤的電路闆上、 硬盤正麵或IDE接口旁邊上找到跳線說明圖示。  

(1)Seagate(希捷)硬盤圖7

Seagate硬盤的跳線設置圖示壹般可以在盤體的反麵找到, 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長方框,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 “Master or Single drive” (表示設置硬盤為主盤或該通道上隻單獨連接壹個硬盤, 即該硬盤獨占壹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Drive is slave”(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壹個主盤, 而從盤是不與ATA接口硬盤兼容的硬盤, 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盤或SCSI接口硬盤)、 “Cable Select”(使用數據線選擇硬盤主從)、 無跳線(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2)Western Digital(西部數據)硬盤圖8

Western Digital硬盤的跳線設置圖示壹般可以在盤體的正麵找到, 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黑色長方塊,主要有三種設置方式: “Slave”(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Master w/Slave present” (表示當前盤為主盤,同時存在從盤)、 “Single or Master” (表示設置硬盤為主盤或該通道上隻單獨連接壹個硬盤, 即該硬盤獨占壹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3)Maxtor(邁拓)硬盤圖9

Maxtor硬盤的跳線設置圖示壹般可以在盤體的正麵找到, 短接的跳線被塗上黑色,主要有三種設置方式: “Master(Factory default)”(主盤)、 “Slave(Jumper Parking Position)”(從盤)、 “Cable select for Master/Slave”(電纜選擇)。   (4)IBM硬盤圖10

傳統的硬盤上衹有Master、Slave、 Cable Select三種跳線,個別的硬盤組合更多壹點, 也還是離不開這幾個概唸。但IBM硬盤就是與眾不同, 牠的跳線特別復雜,其跳線設置圖示壹般可以在接口上方找到, 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Device 0(Master)”(主盤)、 “Device 1(Slave)”(從盤)、 “Cable Select”(電纜選擇)、 “Forcing DEV 1 Present” (即設備0強制設備1存在,如果從盤比較舊, 不能告之係統總線自己的存在, 就應該將主盤設置為本跳線)。   以上這四種設置方式又可分別設置四種不同的狀態: “15 Heads” (個別係統要求係統使用15 Heads的設置, 硬盤的容量保持不變)、 “16 Heads”(硬盤的默認設置是16 Heads)、 “2/32GB CLIP”(對於DJNA模式的硬盤, 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柱麵數大於4096的硬盤不兼容, 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麵忽略,讓LBA方式隻使用4096個柱麵, 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2GB的硬盤使用。 對於容量小於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盤, 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柱麵數大於4096的硬盤不兼容, 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麵忽略,讓LBA方式隻使用4096個柱麵, 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2GB的硬盤使用。 但硬盤在LBA模式中顯示的柱麵值並不改變。 對於容量大於等於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盤, 如果BIOS的LBA模式與扇區數大於66055248的硬盤不兼容, 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麵忽略,讓LBA方式隻使用66055248個扇區, 管理3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32GB的硬盤使用。)、 “Auto Spin Disable” (允許硬盤在等待狀態中被喚醒)。   當電腦不識別新的硬盤時, 建議先將默認的16 Heads設置修改成“15 Heads”設置, 不成功再修改成“2/32GB CLIP”設置。   硬盤的跳線的圖示雖然明確, 但分清楚哪壹邊是開始端並不是很容易, 解決的方法壹個是從助硬盤電路闆那邊的說明, 另外壹個是借助開機自檢中 關於硬盤的檢測信息來確定設置是否正確。   3.光驅跳線   光驅跳線與硬盤跳線很類似, 其跳線位置多在光驅後麵, 數據線接口和電源線接口之間, 如光驅後麵跳線圖。 壹般衹有Master、Slave、Cable Select三種, 很少有其牠情況,各個品牌的光驅幾乎都是這樣, 相對來說很是規範,使得設置比較簡單。 通常可以在IDE接口上部找到跳線說明圖示, 如圖11所示。圖11

4.聲卡跳線   PCI聲卡壹般衹有連接光驅的CD模擬輸出接口的 幾種音頻線接口和SPDIF音頻數字接口(與光驅數字接口連接), 根本沒有任何跳線需要設置。 舊的ISA聲卡的跳線也比較簡單,通常衹有壹兩個跳線, 比如是否使用聲卡上功率放大器, 解決麥克不兼容跳線,如圖12所示當中的JP1跳線。 當麥克在聲卡上不能正常使用時, 可以嘗試改變這個跳線。 對於功率放大(AMP)跳線, 牠表示是否采用聲卡上的功率放大器, 牠壹般使用在沒有功率放大器的音箱上, 這類音箱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因此該跳線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圖12

關於Maxtor 硬盤跳線>>> 星鉆、金鉆 跳線圖註:星鉆三代D540X—4K 、金鉆PLUS 8和金鉆七代D740X—6L不屬於此範圍。跳線圖如下:左邊是數據線接口,右邊是電源線接口。 橫著插的跳線帽不起作用,拔掉也可以。 除了主盤限制容量的跳線需兩個跳線帽, 其他情況壹個帽就夠了。

壹般情況下:主盤跳線:跳J50

從盤跳線:

主闆無法識別大硬盤時:先設置如下跳線, 然後運行MaxBlast軟件對硬盤分區格式化。主盤跳線(限制容量): 這種情況必須要兩個跳線帽,跳J50和J46。

從盤跳線(限制容量):使用MaxBlast 3軟件時,請不要用此跳線。

>>> 美鉆和金鉆PLUS 8 跳線圖跳線圖如下:左邊是數據線接口,右邊是電源線接口。 橫著插的跳線帽不起作用,拔掉也可以。 除了主盤限制容量的跳線需兩個跳線帽, 其他情況壹個帽就夠了。

壹般情況下:主盤跳線:跳J48

從盤跳線:

主闆無法識別大硬盤時: 先設置如下跳線, 然後運行MaxBlast軟件對硬盤分區格式化。主盤跳線(限制容量): 這種情況必須要兩個跳線帽,跳J48和J44。

從盤跳線(限制容量):不推薦使用

>>> 昆騰盤體 跳線圖包括:金鉆七代D740X—6L、 星鉆三代D540X—4K和其牠昆騰盤體的硬盤。 跳線圖如下:左邊是數據線接口,右邊是電源線接口。 橫著插的跳線帽不起作用,拔掉也可以。 除了主盤限制容量的跳線需兩個跳線帽, 其他情況壹個帽就夠了。

壹般情況下:主盤跳線:跳DS。

從盤跳線:PK可以拔去不用

主闆無法識別大硬盤時:先設置如下跳線, 然後運行MaxBlast軟件對硬盤分區格式化。主盤跳線(限制容量): 這種情況必須要兩個跳線帽,跳DS和AC。

從盤跳線(限制容量):不推薦使用。

限制容量的跳線老主闆不能識別大硬盤時,可以設置“主盤限制容量”的跳線, 然後運行MaxBlast 3軟件分區格式化硬盤, 如果該軟件能正確識別全部容量,您的問題就解決了。 也可以用升級主闆BIOS或用相應的PCI控制卡來解決。數據線選擇跳線(Cable Select)同壹根數據線上的兩塊硬盤都設置為“數據線選擇跳線”時, 機器可以根據硬盤在數據線上的連接位置確定主從盤。

作者:admin | 分類:淘寶直播 | 瀏覽:3 | 迴響:0